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利用大湾区数字化优势吸引更多优质
图/受访者提供
11月8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开幕。面对复杂多元的国际形势,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湾区要抓住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吸引更多的优质外资;同时发挥粤港澳的协同效应,联合共建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布局未来产业,为吸引外资打造强磁场。
大湾区招商有诚意更有底气
在毛艳华看来,粤港澳再度联合招商,不仅释放出满满诚意,更彰显了强大底气。首先,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很强的经济活力,不仅经济总量领先,而且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因此,无论从生产还是消费角度来讲,大湾区对于外商毫无疑问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其次,大湾区能够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举措,包括支持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方案或规划,都显著地提高了大湾区的开放程度和市场一体化水平;而一流的营商环境能显著降低外商投资的制度性成本,对企业到大湾区投资兴业是重要利好。
再次,大湾区具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毛艳华解读称:“外商到大湾区进行投资,能够享受到区域产业配套完善和技术人员集聚的优势,面对当前全球供应链复杂多变的形势,这种产业配套显得尤为重要,能为外商外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重要竞争力。”
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对于大湾区招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毛艳华表示,大湾区作为具有多重优势、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都较高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外商到此投资兴业;此外,全球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创新,对于湾区招商也是机遇之一。
毛艳华特别提到:“当前数字经济对全球贸易投资的影响非常明显,世界银行去年发布了新版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反映了对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视。因此,大湾区要把握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机遇,利用本土的数字化优势,从数字新基建的投资,到数字政府的建设,再到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应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来吸引更多的优质外资。”
“当前,高质量发展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为大湾区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重要机遇。”毛艳华强调。
围绕重大合作平台定位精准招商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粤港澳合作,不论是推动经济增长,还是产业结构升级,都让三地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使得广大外商看好大湾区的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
粤港澳联合招商,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可以说,三地联合招商是区域发展与合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共同行动。”毛艳华认为,粤港澳在联合招商方面将延续合作共赢的局面,有利于港澳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湾区内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最顶端。
对于粤港澳在招商上的合作路径,毛艳华建议,三地要联合共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个重大合作平台,原因是这些重大平台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广,实现了高端要素的跨境流通,且能够为外商投资提供一流的营商环境,“粤港澳可以围绕重大合作平台的功能定位来进行精准招商,实现对内地产业链的补强。”
他还提到,粤港澳可以立足重大合作平台携手打造一些“走出去”的综合服务基地,不仅能为境外投资企业构建全方位的服务,还能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吸引高端专业人才及机构落户大湾区。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下,科技创新生态的形成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三地要合力共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吸引跨国公司研发资源在大湾区的集聚。”毛艳华表示,“以往粤港澳的合作更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未来要瞄准国际产业发展的方向,布局一些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和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落户大湾区,培育大湾区的发展新动能。”
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的重点,争取围绕广东“20+5”产业集群,达成多个高质量合作项目。
毛艳华解读称,这是立足于技术创新、扩大就业和补链强链以及发挥技术人才优势来考虑的,有利于大湾区加快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例如,有针对性地根据广东‘20+5’产业集群的短板来引进相应的外资链主企业,能够更好地提升这些产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让本土的民营企业能够在产业链配套与合作中提升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达成双赢的局面。”毛艳华表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