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高增背后,分众的变与不变
文 / 五洲 出品 / 节点商业组
“营收55.17亿元,同比增长13.69%”,这是分众传媒(下称:分众)刚交出的半年报成绩单。
分众的这一成绩着实来之不易。
如果要做业绩归因分析,理性而言,“这份成绩单是行业β与分众自身α共振的结果”。
行业方面,经济回暖的势头让企业找回了营销投放的信心,许多客户又重新开启投放;企业方面,分众梯媒龙头的虹吸效应依然强大,“投梯媒选分众”似乎成了一种营销共识。
在节点财经看来,上述共振的“α与β”将在下半年得到延续,也就是说分众与中国经济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01 趋势之变:经济开启上升周期
经济列车已经驶入正轨。
这是许多人的感受,留意我们的身边不论是电影票房,还是外出旅游人次,它们均在创新高。
电影票房方面,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7月31日11时,国内7月份的总票房破85亿元,创历史新高。
旅游人次方面,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上半年国内旅游费用2.30万亿元,较上一年接近翻倍。
没有“口罩”的干扰,大家纷纷走出去消费,从而重新激活了经济大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与二季度国内GDP增速分别为4.5%,6.3%,两项数据均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且二季度GDP增速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经济回暖之下,一些与之挂钩的行业也迎来爆发,广告业即是一例。
CTR媒介智讯此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告市场同比上涨4.8%。分广告渠道看,电梯LCD和电梯海报花费涨幅分别为19.9%和17.5%,领跑行业;影院视频、火车/高铁站、机场和地铁广告花费同比变化均由负转正。”
有业内人士告诉节点财经:梯媒广告的复苏,说明广告主对国内消费回暖抱有较高的预期,企业的营销预算也回到了正常水位。其次,这也意味着在碎片化传播时代,梯媒的独特传播价值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作为国内最大的梯媒平台,分众传媒在这股复苏浪潮下,也迎来业绩高增。
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录得营收55.17亿元,同比增长13.69%,归母净利润22.31亿元,同比增长59%,从客户结构看,日用消费品表现依旧突出,娱乐及休闲、交通等行业投放攀升显著。
考虑到下半年还有“双十一大促节”的存在,消费复苏的势头会更加迅猛,这就预示着下半年对分众及广告主而言,机会也更大。
而如何抓住这种机遇,这对所有广告主而言都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
02 机会之变:低成本打造品牌的窗口仍在
近些年,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做投放、做品牌”越来越难了。
“难”背后的本质是“公司投了许多钱,但是增量用户与转化率都远不如从前,从而导致公司的获客成本居高不下”。
举一个简单例子,某公司原来花费20元获客成本,就能带来100元的销售额,如今这一获客成本被抬升到了50元,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单位产品只能毛赚50元,再扣除成本与杂七杂八的费用,盈利就所剩无几了。
如此背景下,许多企业就沦为了流量平台的“打工人”。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从表面看上去似乎是“无解”的。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增量用户的锐减,流量红利已经基本消失了;另一方面,无差异化的商品供给却源源不断。
但通常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对于乐观者而言,“找到实现销量指数级增长的‘杠杆’,如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就能突破这种窘境”。
幸运的是,有不少企业已开辟了先例。
Ulike脱毛仪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该公司最早成立于2013年,一开始就专注在家用脱毛仪领域,并于2016年实现销售破亿,Ulike用纯线上推广的方式一直捍卫着市场第一名的位置。但碍于脱毛仪产品本身处于早期教育阶段,市场规模并不大,创业7年后,Ulike的销售规模也就10亿元出头。
让Ulike真正蜕变的事件是,公司管理层决定在分众传媒上投放梯媒品牌广告。
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Ulike开始在分众上预热,到2月份时,其旗舰店的访客数就已经反超竞品75%,成交金额则反超16%。此后“三八节”、“618”与“双十一”,Ulike脱毛仪的销售额屡创新高,并最终在当年实现25亿元,是前一年的2.5倍。
2022年,Ulike继续加强在分众的投放力度,最终全年销售规模再创新高,超40亿元,锁定了脱毛仪品类的代名词。
另一个值得参考的品牌是“空刻意面”。
空刻意面是新消费品牌空刻(AIRMETER)旗下的核心产品,作为国内“方便意面”品类开创者,其将经典的美食产品意大利面以更方便的形式卖向千家万户。
2020年,成立不到1年的空刻意面借助头部主播直播间,及通过在B站、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种草引流收获第一批种子用户。
积累到一定的用户后,2022年5月,空刻意面携手分众梯媒,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等20多个一二线城市,针对城市主流人群进行品牌破圈。
通过投放分众,空刻意面百度搜索指数迅速攀升;2022年双十一全周期,空刻在天猫平台意面类目中的销售额超过第2名至第5名总和,并在天猫平台成为方便速食类目TOP1,完成里程碑式跨越。
当年,空刻意面销量破10亿元,同比上涨76.81%。
Ulike与空刻意面相似的地方是:两者都是全新的品类,且早期主要通过线上平台的种草来实现势能积累,但真正的爆发发生在投放梯媒品牌广告上。
对此有专业人士总结称:中小规模的线上品牌从纯流量向“品牌+流量”的切换,第一阶段的合理媒介购买组合是品牌投放与流量的比例为3:7,而对于线上线下渠道销量五五开的公司而言,这一比例应调整为5:5。
换言之,不论是纯线上的中小品牌,还是线下线上势均力敌的大品牌,加码梯媒品牌广告均是其不能忽视的环节。
而在利用梯媒广告打造品牌的共识下,当前的一个机会窗口是“梯媒尚处于性价比阶段”,此时加码梯媒品牌广告也是企业低成本打造品牌的一个好时机。
03 工具之变:梯媒的独特价值凸显
打造品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这其实有着严密的逻辑支撑。
在营销上有一个常见公式即“销售额=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这个公式中的四大因子均与品牌有关。
首先,流量表面上看似来自购买,但凯度研究发现“一个优秀的品牌,能带来70%的指名购买”,即品牌能形成巨大的免费流量。
其次,转化率、客单价及复购率,均与品牌势能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转化率来自品牌差异化带来的吸引力,客单价来自品牌的溢价能力,复购率则源自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举个简单例子,某人要换一款中高端的智能手机,“苹果”一定会出现在他选择范围的前三位置中,而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比较中,苹果就成了最佳选择。
原因无他,就是“强大的品牌力在引导用户做消费决策”。
在打造品牌已经成了企业共识的当下,疑问在于“打造品牌为什么要选择梯媒?”
这其实是迫于当前主流传播工具影响力的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互联网、电视、电梯”被认为是国内的三大媒体平台,不过这三大媒体的传播价值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其中互联网传播呈现出碎片化、粉尘化的状态,广告内容像小船一样被散在信息汪洋中,用户很难记住某个品牌。
电视广告则面临着严重的收视率下滑,以及观众偏老龄化的问题,这与品牌们看重的年轻中产群体并不吻合。
电梯广告看似规模不大,却因为“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的优势成了消费者最容易记住广告内容的媒体。
益普索自2019年发起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2021年中国的热门广告语记忆渠道中,排名第一的渠道均为电梯媒体,其次是互联网与电视”。
这项结果看似意外,却在预料之中。
想想,当我们每天上班进入写字楼电梯时,由于人群拥挤及手机信号弱只能关注电梯广告,下班后进入公寓,同样的原因使我们再次关注电梯广告,这样周而复始,电梯广告内容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我们的记忆库中,以便在下次消费时发挥潜意识的引导作用。
在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作者认为“当习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去超市买牛奶,会下意识地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牛奶。
而在电梯媒体固有的传播优势之外,分众更进一步。其基于平台上千亿元的广告投放经验上,为广告主提炼出一套系统的投放方法论,帮助客户高效地打造品牌。
这套体系化方法论包括“新品破圈、场景触发、渠道助攻和社交共振”四部分。
其中“新品破圈”解决的是品牌差异化定位的问题,从源头上梳理品牌传播不理想的问题。
“场景触发”解决的是传播因时因地灵活变动的问题,其指导品牌方的广告语要契合具体节令与实际场景,唤醒大家的消费欲望。
“渠道助攻”则解决的是电梯广告助力实际销售的问题,包括提升品牌方线上种草的转化率,以及完成用户线下门店消费的临门一脚。
“社交共振”解决的是用户对优质电梯广告内容的社交媒体分享积极性,分众鼓励广告主策划出易于出圈的好故事,从而形成在社交媒体上的多次传播。
上述方法论已经在飞鹤、君乐宝、农夫山泉这样的成熟品牌,以及元气森林、认养一头牛这样的新晋品牌身上得到验证。
节点财经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因为选择梯媒实现出圈,梯媒的价值也被行业重新评估。此前,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王幸就提出“双微一抖一分众已是当前品牌打造的核心方式”。
梯媒价值的凸显,无疑给分众这样的行业龙头带来新的增长契机。
结语
在一个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中,广告主对投放的信心越来越低,与其在一些不确定性的媒体上下赌注,不如将钱花在确定性的媒体上。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