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解读券商中期成绩单:经纪、证券投资仍为两大收入来源,经营业绩逐步修复
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获悉,在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披露落下帷幕之际,中国证券业协会向业内证券公司下发了《证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分析》。
从收入结构来看,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投资业务仍然是行业前两大业务收入来源,分别贡献营业收入的32.1%、20.9%。从收入变化来看,投行业务收入保持相对稳健,该业务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全行业实现收入299.08亿元,而其他各主要业务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市场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429.79亿元,下降幅度为38.53%,成为拖累行业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
中证协指出,在A股市场下跌背景下,2022年上半年,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同比下滑11.61%;实现净利润811.95亿元,同比下滑10.16%;行业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19%,同比下滑1.48个百分点。
同时,中证协指出,受二季度经营持续向好驱动,证券行业经营业绩逐步修复。
财富管理转型加速,交易机构化趋势明显
2022年上半年,机构客户证券交易额占比为37.02%,同比提升7.04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28.18亿元,同比增长16.88%。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方面,受市场情绪影响,202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同比下滑23.19%至77.34亿元,收入占证券经纪业务收入11.70%,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
在金融产品供给方面,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受托资产总净值为10.99万亿元。其中,集合资管规模较去年末增长0.39%至3.55万亿元,公募基金(含大集合)规模较去年末增长7.75%至1.11万亿元;定向资管规模较去年末下降10.77%至4.35万亿元,占比持续下降至39.57%。资产管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净值化转型成效持续凸显。
截至2022年6月末,已有29家证券公司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占全市场获得基金投顾业务牌照机构的数量约为一半,其中已正式展业的证券公司达20家。
基金投资规模增大,行业资产质量改善
资本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收入均有所下降,股票质押业务规模持续压降。截至2022年6月末,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规模为1.53万亿元,较去年末下降11.70%;融出证券规模为903.24亿元,较去年末下降22.22%;对应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62%至527.35亿元。
同期,证券行业股票质押业务融出资金为2136.98亿元,较去年末下降6.24%,已降至近4年多以来最低水平。相应整体履约保障比例为212.61%,行业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取得实质性成效。
证券投资业务方面,2022年上半年,证券行业实现证券投资收益429.79亿元,同比下降38.53%。从自营投资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自营投资规模为5.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8%,其中基金投资规模增幅最大,较上年末增长28.10%至7537.58亿元;债券投资规模占比依然位居首位,为63.84%。
中证协还指出,就信用风险来看,行业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减值计提有所缓解,与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12.02亿元相比,2022年上半年行业信用减值损失转回7.48亿元。
对境外资本吸引力增强,证券业共17家外资参控股券商
今年上半年,券业迎高质量发展时期,中国市场对境外资本吸引力增强。
国际化布局方面,中证协指出,2022年以来,我国证券行业积极融入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国际化布局,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截至2022年6月末,证券行业共有17家外资参控股证券公司,其中有9家为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高盛高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2家为外资全资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外资股比例于2022年分别提升至94%、90%。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A股市值达3.57万亿元。
同时,中资证券公司“走出去”进程提速。在继续深度参与互联互通业务的同时,我国证券公司积极备案成为互联互通全球存托凭证跨境转换机构,或申请成为境外交易所会员,分享制度开放业务新机遇,并通过新设或增资境外子公司等方式强化海外业务布局。
2022年上半年,我国证券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等服务企业在中国香港市场IPO融资151.29亿港元,占全市场的87.64%。目前共有9家A股上市公司在伦敦、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并上市全球存托凭证(GDR),我国证券公司积极服务各类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了我国资本市场全球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美股IPO家数及规模为137家、10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34家,规模同比下降95.46%。相比之下,我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证券行业持续提升专业能力,服务企业上市融资金额稳健增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